青行计划(六)-8797威尼斯老品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前往菏泽市牡丹区学习调研

发布者:8797威尼斯老品牌发布时间:2023-07-12浏览次数:112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7月11日,8797威尼斯老品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菏泽市鄄城县与牡丹区继续开展学习调研

实践团一行首先来到了鄄城县石庙村扶贫企业车间,在企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扶贫车间全套生产与包装流程,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扶贫车间的建设、运营、员工待遇等基本情况。通过实地听、实地走、实地看,实践团成员们对扶贫车间的区位优势、配套设施和工作环境有了直观的认知,了解到扶贫企业为乡村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为留守妇女和老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石庙村把扶贫车间建在黄河迁建群众家门口,招聘周边的贫困户、留守妇女就近就业,开辟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解决了石庙村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有效发挥了产业扶贫的推动作用,成为了滩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梦工厂”。


随后实践团一行驱车来到了牡丹黄河河务局刘庄管理段参观了刘庄稚璜文化广场。“稚璜”取自晚清名臣丁宝桢的字,同时谐音“治黄”,一语双关。丁宝桢刚正不阿、勤政廉洁,任山东巡抚期间在菏泽境内两治黄河水患,堵复决口,修建障东堤,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精神遗产。广场上复刻了丁宝桢的“新筑障东堤碑”以及“功成奠定”“民不能忘”“大王庙碑”等四块石碑。同时成员们学习了黄河流域概况、新筑障东堤碑、铜瓦厢决口改道、牡丹区堤防历次决口统计等相关历史。

追溯历史,牡丹黄河前有晚清名臣丁宝桢主动请缨治理黄河水患,后有毕生从事黄河事业的牡丹区治河先贤贺泮藻,更有代代黄河铁军以坚韧、务实的态度奉献微光坚守初心

随后,成员们来到黄河大堤,近距离感受到黄河的浊浪排空、波涛汹涌了解到调水调沙是调节黄河水沙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黄河主汛期临近,黄河中游水库需要腾库迎汛,汛前的调水调沙工作非常重要需要联合调度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让黄河中的於沙尽可能多的被冲出,保障黄河河道行洪能力河务局工作人员介绍,黄河经过二十多年一代代人们的治理,河面高度下降了3.1米,河水的浑浊度含沙量也已经大大下降,黄河的洪水也能够被很好的预防和调控。古有“稚璜”,今在“治黄”,黄河精神在岁月的更迭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详细了解了治黄历史和调水调沙工作后,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发展做出贡献。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新时代的材料学子应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并将先辈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自觉转换到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